仓库、配送中心的物流改善案例

收货检品

在使用库存台账的传统收货检品中,经常会发生漏填、忘填等人为错误,造成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之间出现差异,导致发货错误。而在使用条形码读码器的情况下,对于没有条码的商品同样很难进行管理,不得不进行目视检查,由此而引发的发货错误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。目视检查费时费力,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及时间资源。下面将介绍收货检品的方法及问题点,应用条形码读码器的解决措施,以及有助于实现高效化的改善案例。

收货检品的方法

依靠纸质资料的传统管理方法

物流现场的“收货”,指的是将供货商或自己公司工厂发出的商品接收到仓库中的工序。在收货作业中,需要核对货物与随货送达的交货单,确认产品编号及数量是否无误,并检查货物本身是否存在损伤或品质异常。这种进行收货与检品的工序,就是“收货检品”。在商品管理中,填写被称为“库存台账”的纸质账册,是最为常见的方法。

正确记账很重要

“收发货的正确记账”是在库管理的关键所在,要实现正确的在库管理,收货检品是一项重要的作业。一旦在收货检品中发生错误,会导致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,在上架、拣选、出库等工序中移动商品时,不得不重新核对记录,导致作业停顿,产生多余的作业量。因此,收货检品必须进行正确记账。

传统方法的问题点

手动记账中发生的疏忽错误

对于货物的损伤及品质异常问题,可以通过拆箱后的部分或全数检测、增加检查人员数量、导入各类检测设备等方法来改善。但是,在将相应结果记载到库存台账上时,人工手动填写,很容易发生漏填、忘填等错误。正如此前在“错误的防止(防错)”中说明过的那样,手动填写导致的漏填、忘填等疏忽错误,是因为人类的认知功能不擅长机械性作业与记忆,并且是很难避免的。换言之,只要通过手动作业进行收货检品等,就必定会持续发生一定比例的库存台账错误。

条码管理的问题点

实现正确在库管理的方法之一,就是利用“条码”进行收货检品。条形码读码器的扫描正确快速,对于人类认知中容易漏看的细微数值差异,也能进行低错误率的准确识别,因此,条码+条形码读码器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收发货管理方法。但是,某些商品在收货时并无条码,甚至有些还只记载了商品名称。不少商品还会因为细微部件及产品形状、材质等原因,导致难以赋码。对于这种没有条码的商品,用条形码读码器很难进行管理,必须通过目视进行收货检品,不光费时费力,还可能会发生错误。

条形码读码器的活用案例

下面介绍利用条形码读码器,成功解决收货检品课题及问题的案例。利用条形码读码器,能够减少收货检品中的错误,帮助实现高效化,有效削减成本及工时。

通过导入条形码读码器来防止收货检品错误

目视进行的收货检品存在极限。而导入条形码读码器,则能够防止人为错误。不光是收货检品,如果能够在物流工序中的所有在库管理工序中导入条形码读码器,将会让信息传输变得更加顺畅,减少浪费,实现高效化。

在条形码读码器中,除了读取条码及二维码的设备之外,还有能够借助OCR(字符识别)读取产品编号、数量等众多信息的机型。还能进一步通过数据库管理读取到的信息,在仓库、配送中心整体实施共享,帮助实现拣选、发货等后段工序的高效化。

可进行无条码商品的管理

在条形码读码器导入中面临的课题,是收货时无条码的商品。过去,对于无条码商品,通常必须通过目视确认商品名称、产品编号、数量等,再手动填写到库存台账上。即使是对于无条码商品,条形码读码器也能将之与系统相关联,进行收货检查、库存反映以及条码标签发行。这样一来,即使是对于没有条码的商品,也能切实进行收货检品及在库管理。

应用条形码读码器的收货作业流程
应用条形码读码器的收货作业流程

索引